中药配方颗粒的历史意义
1.为什么说中药配方颗粒能够推动中药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、国际化?
中药配方颗粒另辟蹊径,从原料到成品,由专业技术人员层层质量把关,并深入开展研究。通过对药材多基源、多品种的分析研究,建立原料采购标准,固定品种、固定基源;统一饮片的炮制工艺流程;从药材、饮片、浸膏、中间体、成品等生产过程中进行现代化的理化检测;由工厂科技人员把住质量关,给每味药制订合理工艺,按GMP要求进行生产,使中药配方颗粒达到现代化中药制剂要求;拟订每味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,包括性状、鉴别、水分、卫生学、溶化性、重金属、含量、杂质、规格等10多个项目,向中药标准化迈进;中药配方颗粒符合食品、药品双重标准,重视重金属、农药残留量等项目的检测,满足国际人群使用要求,必将会推动中药的国际化。
2.推广中药配方颗粒会带来哪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?
节约资源。充分利用本国中药资源,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。将雷同于农副产品出口的中药饮片,变成有质量标准的工业产品出口,有利于走向国际市场,提升中药出口份额。通过科学化生产,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的有效成份,提高了药材的利用率;克服了中药材(饮片)储存、运输、调配过程中的霉变、虫蛀、泛油等,降低了药材损耗。
变传统中药为现代化中药产业,可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形成药材种植—中药生产—配方颗粒成品的产业链。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制,带动了中药材原料标准的建立,使药材种植规范化。
解决农村就业压力。中药配方颗粒的标准化、国际化进程必将带动中药市场的增长,这对于产业链前段的药材种植需求增大,而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广大农村的农民完成,一定程度上说可缓解农村就业压力。
减少重复投资,有利环保建设。单味中药配方颗粒可作为中药制剂、食品、营养保健品原料,减少医院、药厂在中药生产前道处理上的重复投资,药渣可集中处理成饲料、肥料,变废为宝。
上一篇: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